首页  思政教育

祖国必须统一,也必然统一

发布者:系统管理员发布时间:2022-11-29浏览次数:553


——读习近平总书记《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》

祖国必须统一,也必然统一,是两岸关系发展历程的历史定论,也是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。《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而共同奋斗》是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1月2日在《告台湾同胞书》发表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,收录在《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》上册。这篇重要文献全面阐述了立足新时代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重大政策主张,是做好新时代对台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,对我们坚定信心,团结包括广大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,共同致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,完成祖国和平统一大业,具有重大指导意义。

祖国完全统一是历史大势

台湾自古属于中国的历史经纬清晰、法理事实清楚。公元230年,三国时期吴人沈莹所著《临海水土志》留下了关于台湾最早的记述。宋元以后,中国历代中央政府开始在澎湖、台湾设治,实施行政管辖。1624年,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南部。1662年,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。1684年清朝政府设立台湾府,隶属福建省管辖;1885年改设台湾为行省。1894年7月,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甲午战争,次年4月迫使清朝政府割让台湾及澎湖列岛,侵占长达半个世纪。1945年,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体中华儿女经过浴血奋战,取得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伟大胜利,台湾随之光复,重回祖国怀抱。1949年10月1日,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宣告成立,取代中华民国政府成为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。中国的主权和固有领土疆域没有改变,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完全享有和行使中国的主权,其中包括对台湾的主权。由于中国内战延续和外部势力干涉,海峡两岸陷入长期政治对立的特殊状态,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从未分割也决不允许分割,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的地位从未改变,也决不允许改变。

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台湾是中国一部分、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的历史和法理事实,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!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,血浓于水、守望相助的天然情感和民族认同,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改变的!台海形势走向和平稳定、两岸关系向前发展的时代潮流,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!国家强大、民族复兴、两岸统一的历史大势,更是任何人任何势力都无法阻挡的!”这两个“无法改变”、两个“无法阻挡”,深刻昭示了两岸关系发展的历史大势,反映了全体中华儿女对实现祖国完全统一的决心和底气。

推动新时代两岸关系和平发展

支持和追求国家统一是民族大义,应该得到全民族肯定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:“两岸中国人、海内外中华儿女理应共担民族大义、顺应历史大势,共同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。”

在讲话中,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五点政策主张。第一,携手推动民族复兴,实现和平统一目标。民族复兴、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、大义所在、民心所向。台湾前途在于国家统一,台湾同胞福祉系于民族复兴。第二,探索“两制”台湾方案,丰富和平统一实践。制度不同,不是统一的障碍,更不是分裂的借口。“和平统一、一国两制”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,是实现国家统一的最佳方式。我们愿意同台湾各党派、团体和人士就推进祖国和平统一问题开展对话沟通,就两岸关系和民族未来开展广泛深入的民主协商,就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达成制度性安排。第三,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维护和平统一前景。一个中国原则是两岸关系的政治基础。坚持一个中国原则,两岸关系就能改善和发展,台湾同胞就能受益。背离一个中国原则,就会导致两岸关系紧张动荡,损害台湾同胞切身利益。我们愿意为和平统一创造广阔空间,和台湾同胞共谋和平、共护和平、共享和平。第四,深化两岸融合发展,夯实和平统一基础。要积极推进两岸经济合作制度化,打造两岸共同市场,壮大中华民族经济。有强大祖国做依靠,台湾同胞的民生福祉会更好。第五,实现同胞心灵契合,增进和平统一认同。两岸同胞同根同源、同文同种,中华文化是两岸同胞心灵的根脉和归属。两岸同胞要共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,推动其实现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。不管遭遇多少干扰阻碍,两岸同胞交流合作不能停、不能断、不能少。五项主张实事求是、与时俱进,具有很强针对性、极大包容性,科学回答了新时代如何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、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时代命题。进入新时代,我们推动和平统一进程的能力更强、条件更完备,要以抓铁有痕、踏石留印的精神,积极作为,扎实工作,为同胞谋福祉,为民族创未来。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(作者:李涛)